作为A股第一家AI计算机视觉上市公司,格灵深瞳在多个人工智能细分应用领域中较早完成了产品布局,目前尚处于产业化与市场拓展的发展阶段,未来能否在新应用领域实现业务拓展,将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格灵深瞳:“AI之眼”商业化前路几何?

来源 | 《经理人》杂志

2023年11月,河北富豪解克锋在警方的帮助下,找到了被拐25年的儿子解清帅,至此结束了漫长的寻亲路。

亲人团聚的背后,是科技的力量在发挥作用,格灵深瞳(688207.SH)与警方合作,通过自主研发的“跨年龄同亲缘比对”技术,帮助警方找到了数十名被拐失踪数十年的儿童。

不过,在“科技向善”的赞扬之余,头顶“科创板AI第一股”光环的格灵深瞳,依旧面临业绩与股价的烦恼,在致力于将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人机交互和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的当下,格灵深瞳更需要加快商业落地的步伐。 

领先的计算机视觉企业

格灵深瞳所属行业为人工智能行业中的计算机视觉行业,作为在人工智能行业技术成熟度较高、商业化进程较快的细分领域,计算机视觉技术从最初的静态人脸识别和光学字符识别起步,逐渐扩展到了人脸识别分析、活体检测、人体识别分析、物体检测识别、行为识别分析等诸多方向,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

格灵深瞳成立于2013年,2022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A股第一家AI计算机视觉上市公司。自成立以来,得益于创始人张勇的科研实力,格灵深瞳受到一众投资机构的青睐,融资之路较为顺遂——2013年8月获得真格基金和策源创投A轮投资;2014年6月获得红杉资本领投的B轮融资;2017年7月获得三星风投、博雍资本、复朴投资、合力投资、真格基金C轮融资;2018年12月,获得力鼎资本C+轮融资;2019年4月获得韩国现代汽车和现代摩比斯公司D轮融资。

格灵深瞳创始人张勇,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微电子系,博士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在2009- 2013年担任谷歌总部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系谷歌眼镜发明者之一。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由赵勇博士等在内的6人组成,涵盖算法、智能应用、产品设计、硬件开发等多领域的资深人才。

经过多年研发迭代,目前格灵深瞳已经掌握多模态大模型技术、3D 立体视觉技术、大规模跨镜追踪技术、自动化交通场景感知与事件识别技术、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沉浸式交互感知技术等方向的多项核心技术,成功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商业、轨交运维、体育健康五大领域实现落地应用。(图1)

格灵深瞳:“AI之眼”商业化前路几何?

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是计算机视觉的基石,而数据、算力和算法三驾马车的发展极大拉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在2023年AIGC浪潮下,格灵深瞳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优秀算法、行业应用开发、产品人才,深化基础研发领域、拓宽研发应用场景范畴,推进重点研发项目发展,强化发展多模态大模型

去年格灵深瞳研发费用达到1.84亿元,同比增长39.00%,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0.14%。今年一季度则投入0.44亿元,同比增长33.48%。截至2023年末,公司研发人员为316人,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为70.38%。

但是,上市前一众资方看好、不断加码研发投入的格灵深瞳,却在商业化落地层面有所欠缺,且直到今年一季度也未能扭转亏损颓势。

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3年,格灵深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990万元、-4.135亿元、-7787万元、-6842万元、3261万元和-9033万元。格灵深瞳发布2022年财报后,尽管报道称其为“A股第一家实现盈利的AI计算机视觉公司”,但查看2022年财报后发现,格灵深瞳通过超13亿元的资金理财,实现利息收入3323.61万元,这个数字高于当年的归母净利润。

今年一季度,格灵深瞳营业收入3073万元,同比下降54.51%,归母净利润为-2701万元,呈现持续亏损状态。格灵深瞳解释主要原因是受部分客户续签合同时间延后及部分客户所处行业的市场环境下行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2023年下半年订单减少,因此2024年第一季度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尽管格灵深瞳宣布已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商业、轨交运维、体育健康等多个领域实现落地应用,但市场化能力有待提高。

路在何方?

未能达到市场预期的格灵深瞳,正面临一众风投股东的陆续离场。

8月3日,2024年7月23日至2024年7月31日,红杉中国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格灵深瞳股份共计1269200股,累计减持比例为0.49%,红杉中国对格灵深瞳的持股比例从5.49%减少至4.99%,不再是格灵深瞳持股5%以上的股东。

此前,红杉中国一度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2023年7月21日至2024年6月18日,红杉中国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持股比例从10.49%减少至5.49%,权益变动累计达到5%。不仅是红杉中国,策略创投、澳林春天等股东也在2023年对格灵深瞳进行减持。

在红杉资本减持的背景下,格灵深瞳正承受着股价下跌与连年业绩亏损的双重压力。2022年3月17日,格灵深瞳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格为39.49元/股。截至2024年8月6日收盘,格灵深瞳股价为11.07元/股,不足发行价的三成。

格灵深瞳的盈利来源于向客户提供面向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获得销售收入,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包括智源智能前端产品、灵犀数据智能平台及深瞳行业应用平台。人工智能产品既可以标准化模式销售,也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组合,提供定制化服务,以整体行业解决方案向客户交付。

首先,智慧金融领域客户集中度较高,过于依赖大客户。根据年报披露,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其中城市管理产品及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3154万元,而智慧金融产品及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2.20亿元,营收占比约为83.96%。

此外,公司前五名客户——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华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安徽云森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嘉逊发展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共计销售额 2.4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91.56%。其中,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额为2.1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82.62%。

根据此前公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格灵深瞳表示公司在金融领域的重心是银行领域,主要系公司产品主要为银行客户营业网点等日常运营、安防、服务等方面赋能,而券商网点相关需求较小。

格灵深瞳于2021年入围农行的项目,预计持续4年,向农行全国各地的营业网点提供标准化的软硬件产品。截至2023年末,格灵深瞳累积已履行金额为6.04亿元,尽管年报没有披露合同总金额,但从时间推断,格灵深瞳与农行的合作已经进入后半段,依靠农业银行的订单交付贡献业绩或不长久。对于接下来的格灵深瞳来说,将会是To G,To B还是To C?

其次,除了智慧金融领域,格灵深瞳尚未展现出快速的商业化落地能力,新产品商业化落地也不及预期。当前格灵深瞳已经实现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商业、轨交运维、体育健康五大领域的商业化落地,在元宇宙领域进行了业务布局。

根据年报,格灵深瞳在智慧金融和城市管理的营业收入占比共计约为96%,其余智慧商业、轨交运维、体育健康三个领域的营收尽管没有披露,不过可以推算出占比很低。

目前计算机视觉企业的技术成熟度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在大部分应用场景下,各企业的技术水平都已经可以较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且行业内各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战略和发展情况,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在大模型和生成式 AI 领域的产业布局,拓展通用类大模型、任务大模型以及行业大模型的应用领域,不断探索商业价值,因而未来计算机视觉企业间的竞争将从技术领先性竞争逐步转向以拓展落地场景和理解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综合服务能力竞争。

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创新型人工智能企业之一,格灵深瞳在多个人工智能细分应用领域中已较早完成了产品布局,目前尚处于产业化与市场拓展的发展阶段,未来能否在新应用领域实现业务拓展,将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在ChinaJoy AIGC大会上,谈及AI能力的评价标准时赵勇指出:“我认为我们应该有一套新的Benchmark,真正在作品层面、用户体验层面评估模型,产业才可能更好地在用户端、市场端实现落地。以AI寻亲为例,我们最开始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找到一个孩子需要几周的时间。经过一年的迭代,现在最快2小时就能比对成功。”

根据官网介绍,格灵深瞳研发了跨年龄同亲缘比对算法,助力警方找到数名多年前被拐卖的孩子,还参与为走失高发群体搭建的守护者平台,在西南地区某市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格灵深瞳在宣传“科技向善”,打造并强化多模态大模型和AIGC能力之外,也应深耕应用场景,拓展AI应用的更多可能性。

文章来自于“经理人网”,作者“经理人网”。

关联网址

关联标签

文章目录

发评论,每天都得现金奖励!超多礼品等你来拿

后,在评论区留言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现金奖励,奖励规则可见: 查看奖励规则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