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甘沙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1993级本科、1997级硕士校友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01 吴甘沙校友的“2031使命”
吴甘沙校友本硕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于2000年加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2010年成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首席工程师,2014年晋升成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2016年,他创立驭势科技,踏上创业之路已有8年时光。
毅然辞职创业并非偶然的决策,而是与世界大势和国家大局的“同频共振”。“纵观信息技术革命的历程,我发现行业呈现出二十年的周期率”。吴甘沙分析,1976年,苹果和微软的诞生标志着一个起点,彼时英特尔也刚刚起步。在1976年到1996年的二十年间,信息技术发展的代表是电子计算机的进阶,“「第一个20年」可以被视为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一个周期,本质上解决的是生产资料的数字化问题。”而1996年到2016年的二十年间,标志性的技术迭代是互联网的进阶,在这20年间一大批互联网公司诞生,例如雅虎、谷歌等平台。“「第二个20年」解决的是生产关系的网络化问题。”
“我们判断,以2016年为始的「第三个20年」将以解决生产力问题为核心,以人工智能为标志,是生产力智能化的20年。”而在生产力智能化的大浪潮中,吴甘沙想要找到一个“能够解决亿万人痛点,同时创造万亿级市场”的应用场景,而自动驾驶毫无疑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市场。
信息技术革命三个“20年”的周期,也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第一个周期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起步期基本吻合。而第二个周期则对应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以加入WTO为契机不断融入世界。而目前所处的第三个阶段,一方面是要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是全球化进入到4.0的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公司正面临更复杂的国际竞争形势。“不同阶段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因此我在2015年前后就不断思考如何凭借智能化生产力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与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自动驾驶领域,无疑是极佳的切入角度。
对国家与社会的使命感,是吴甘沙创业的重要动力,从他的核心理念“2031使命”之中就能充分体现。驭势科技期望经过15年的发展和技术迭代,到2031年能够实现:“20”指的是两个“零”,即交通道路系统中的零拥堵与零事故死亡;“31”指的是三个“1/3”的期望,即在城市中减少1/3的道路与停车空间占用,降低1/3的出行与物流成本,以及将行驶过程中1/3的时间转化为生产力,将其用于完成更有价值的任务。对吴甘沙而言,这段自动驾驶的新征程,不只是技术革命的进阶,更有为社会带来正面价值的长远考量。
驭势科技董事长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校友吴甘沙
02 初创企业:从“马拉松”到“拳击赛”
驭势科技自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于L4级无人驾驶技术及其完整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大型制造业和物流枢纽提供“全场景”的AI驾驶服务,做赋能出行和物流新生态的AI驾驶操作系统。依托其自主研发的U-Drive智能驾驶平台,驭势科技已布局乘用车、无人公交、无人物流以及智慧城市服务,在汽车制造、危险化工、食品加工、农业养殖、重工制造、民航机场、产业园区等领域落地自动驾驶技术。
在已见硕果的当下,回顾八年创业征程,吴甘沙从两个维度解构企业的前行。其一是「直面竞争」的坚持,其二是有「超越竞争」的视野。谈及「直面竞争」的要领,吴甘沙把“竞争”二字巧妙拆解为“竞”和“争”,只用这两字,就能很好概括一家创业公司如何走向未来:“竞”是马拉松田径赛,“争”是拳击赛。
「田径赛」的特征,在自动驾驶这类新兴行业中尤其凸显。“赛道非常宽广,每个玩家都有机会参与其中,都可以在自己的跑道上向前进步。”对新兴产业而言,「田径赛」的跑道将会非常长,“你可以把它想象为一场竞走「马拉松」。”而在「马拉松」之中,初创企业最需要思考的命题是:如何保持足够的耐力生存下去。吴甘沙引用《孙子兵法·军形篇》中的一句话来进一步阐述他的「生存战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其含义是先要做到不被敌方战胜,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前者取决于自己,而后者取决于时机。“当时机尚未来临时,我们需要一直坚持在赛道上保持参赛状态,等待着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支撑,竞争对手越来越少。”
而结束第一阶段的「田径赛」之后,“接下来迟早将进入你死我活的终极「拳击赛」”。而「拳击赛」的胜负并非取决于“赛中”的发挥,而在于“赛前”的积累。因此,另一个重要的命题又摆在了初创企业面前:“初创企业需要一边参加马拉松、一边不断精进未来投入搏击战的能力,直到最终角逐开始,不会再有额外的准备时间。”而在吴甘沙看来,实力积累的关键之一在于赛道的选择,“在「田径赛」之初,企业拥有非常宽广的赛道,但需要选择一条沿途可以不断找到技术应用场景的路径”,即使技术不尽成熟,也可以先在特定的场景下落地应用,从而发现其中的价值与缺陷,不断实现演进。
而在「直面竞争」的维度以外,吴甘沙还有「超越竞争」的视野。换言之,初创企业不一定要进入竞争过于激烈的赛道。“我们要选择一条在行业巨头‘射程以外’的赛道,如今特斯拉、华为等大型公司都在乘用车赛场上投入了重金。这种投入的强度和力度不是一般初创企业能够承担的。”于是,吴甘沙把目光放在了商用车领域。
“每年乘用车的销量大概是7000至8000万辆,而商用车的销量也有2000至3000万辆,市场规模同样可观”。商用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载人车辆。“它与乘用车的差别在于载客较多,例如我们所说的客车。”第二类是物流车辆,第三类是作业车辆和特种设备车辆。
与乘用车相比,商用车的显著特点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可能需要每周7天、每天24个小时全天候地运营,其二是车型多样化、应用场景碎片化。后者导致了自动驾驶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乘用车则具有基本一致的运行场景,巨头一定会选择乘用车这条标准化且具有规模效应的赛道。”其三是对于自动化程度的要求更高,“商用车必须是AI司机”,这是因为乘用车市场和商用车市场对于自动化升级的要求不同,“在乘用车市场,客户的需求是加入一套辅助驾驶系统,能够让驾驶车辆的体验更佳,降低疲劳,提升安全”,而商用车市场追求的是运输成本的显著降低,“如果只是给车配上辅助驾驶系统、不能省掉司机,对客户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驭势科技着力打造面向商用车的全场景、全天候AI司机服务。“在取代人工司机的关键问题上,我们必须做足100分,99分就等于零”,带着对行业生存底层逻辑的清醒认知,吴甘沙坚定地踏上了商用领域自动驾驶的「拓荒之路」。
北京大兴机场无人驾驶车辆应用场景
03 开辟市场:从金铲、银铲到铁铲
在吴甘沙校友看来,自动驾驶的市场就好比淘金拓荒。“摆在我们面前的机遇是如何为淘金者提供最好用的工具:铲子。我们必须完成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向市场证明我们生产的铲子确实好用,第二件事情是让铲子的性价比越来越高,从而越来越有竞争力。”吴甘沙将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好比制作一把黄金铲子。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相较而言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初始客户。使用较贵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领域做到世界第一。”这个阶段的目标与大部分应用场景都无法兼容,“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天使客户’,这类优质客户对成本并不特别敏感,同时愿意积极拥抱创新,也能够理解创新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试错阶段,给予一定的容错空间。”香港国际机场就是驭势科技的“天使客户”。机场与驭势科技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场景有极高的适配度,那就是机场对于安全保障及全天候运营的要求相当苛刻,因此驭势科技的产品性能如果能在机场证明是「黄金铲子」,那将是具有普遍说服力的。
而要打造「黄金铲子」,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达成。驭势科技在香港国际机场面临的挑战很多,其中主要的一大挑战是恶劣天气,“我们经常提到解决恶劣天气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因为这是一个需要数据积累的信号处理过程”。信号处理指的是在大量噪声中提取出真正有用的信号,这个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机器学习算法才能不断完善。吴甘沙以强降雨作为例子,“第一年我们遇到强降雨时手足无措,但是积累了一些宝贵数据,可以不断调试和改进,等算法进化到一定程度时,还需要通过第二年的实战测试来检验。”而第二年又会继续有新的数据加入,技术团队再据此作进一步调整,“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不断积累数据、调整算法,提升信噪比。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技术做好。”其后,驭势科技还专门设计了淋雨试验房,模拟各类不同类型的降雨环境,更高效地积累数据、提升算法。
而市场拓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把「黄金铲子」转化为「白银铲子」,吴甘沙继续以采矿业作为类比:“富矿是非常稀缺的,我们需要最终瞄准的客户是贫矿”,他对于「白银铲子」的定位是为各类制造服务业客户提供相对低成本的解决方案。目前,驭势科技已经在一些领域做得相当出色,比如在汽车制造行业,“全球排名前20的车厂中,我们已经为其中13家提供服务”,又比如化工行业的巨头巴斯夫、中国石化和扬子江石化,能源行业的光伏和锂电企业等。“目前在这些领域,我们的市场份额非常高”,这也为驭势科技继续向第三个阶段拓展提供了充足信心。“而进入第三阶段,我们希望能够制造出极具性价比和竞争优势的「铁铲子」,它将适用于各种行业、场景和车型”,煤矿开采业、畜牧业都是典型例子,驭势科技的自动驾驶产品,大大降低了这些行业的生产风险,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4 蓄势前行,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作为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驭势科技与香港国际机场的标杆性项目直面产业升级痛点,提供创新应用场景,深耕技术攻坚克难,历经6年将无人驾驶技术引领定义为未来产业,建设了一套集成无人物流、无人巡逻、无人巴士及云端大脑的全场景无人驾驶应用体系,解决了国际大型机场普遍面临的物流劳动力短缺及安全作业困境难题,并计划逐步将目前应用的50余台车辆未来提升至数千台。
驭势科技全球首创国际机场全场景无人驾驶商业项目、制定中国标准并领跑国际大型枢纽机场自动驾驶市场,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好注解。未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主动拥抱国际化发展,驭势科技在机场及物流运输行业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商业模式将继续向国际市场迈进。例如,无人物流车应用于新加坡樟宜机场开展物流运输、无人配送车在沙特阿拉伯开展社区递送服务、无人微循环巴士在阿联酋落地接驳服务,海外合作伙伴也拓展到了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合作伙伴中也不乏巴斯夫等知名企业,成为公司业务高速增长重要贡献来源。
从金铲、银铲到铁铲的演化,降低成本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除了提升技术水平,规模化也是降成本的关键”。因此,驭势科技也把目光投向乘用车领域,以乘用车领域的规模化生产以打造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反哺商用车业务板块,“从而确保我们在商用车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谈及瞄准乘用车目标市场的原因,吴甘沙认为主要有三点:其一是乘用车领域具有数据多样化、价值高,且数据量庞大的特点;其二是乘用车领域的应用场景更复杂,在更困难的场景中可以使技术和算法得到更迅速的提升;其三是在乘用车领域更容易达到规模化生产,从而能够建设起供应链体系,实现总体成本的下降。
“从特斯拉的产品线可以看到,乘用车领域的产品分为三个级别”,第一个级别是基础版的辅助驾驶,第二个级别是特定场景下的辅助驾驶,比如高速全程辅助驾驶和停车场智能泊车等。第三个级别是完全自动驾驶(FSD),能在城市中实现智能驾驶。而对于三个级别中的取舍,吴甘沙也有清晰的定位。“FSD投资巨大,我们应该避开这个市场。同时,我们也避开基础版辅助驾驶的市场,因为技术门槛较低,竞争非常激烈,是一片红海。”驭势科技选择在第二个级别的乘用车市场中竞争,以技术优势打造性价比或质价比的优势。“比如其他厂家使用2-3块芯片,而我们只使用1块芯片,充分迭代后的单芯片算法将带来极大的成本优势”,并最终在实现规模化生产后,能够反哺商用车领域,借力前行,从而致远。
05 前景展望:多维突破才能触及“圣杯”
根据自动化的程度高低,智能自动驾驶可分为从L0到L5共6个等级。“你可以把L5级别视为一个‘圣杯’,这是所有自动驾驶从业者的终极梦想”。而驭势科技目前已经实现了商用车领域的高安全全场景L4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从L4到L5,还要跨越怎样的质变?
吴甘沙非常形象地解释L5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能力,“L5是指只要进行必要的硬件改装,车辆可以随意空降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载入地图导航的信息,就可以自由地开始移动”,L5意味着一种无条件的全自动驾驶能力。而L4级别的自动驾驶则依然受制于各种限制。“这个限制可能是特定的区域、速度或气候条件,如果超出任意一个条件,就无法保障正常工作。”因此,从L4到L5的突破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命题。
此外,吴甘沙还谈到了投资方对驭势科技的赋能,“我认为驭势科技的投资方都相当优秀,而优秀投资方的基本特点是「帮忙而不添乱」。”在吴甘沙看来,投资方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应该是:保持适当频度的沟通,当企业遇到问题时协助解决,而企业顺利运作时不过度参与企业内部决策。“当我们需要资金、人力,或者更好的供应链和合作伙伴时,投资方会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充分协助,他们投资了许多上下游公司,可以将链条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发展成产业生态。”得益于清晰的发展定位与投资方的鼎力相助,驭势科技得以在商用无人驾驶的赛道上持续领跑。
目前,自动驾驶行业的科创企业正在不同维度上发力,“其中一个维度和L0到L5的等级划分是一致的”,也就是在自动化程度上进阶,“AI的责任越来越大,对司机的责任要求越来越低”,直至实现完全的自动化。第二个维度则是不断“解锁”限定条件,比如速度逐渐加快、地域范围的扩大或是适应更复杂的气候,逐渐做到全天候、全场景。而吴甘沙又从同行业竞争者的战略中发现了新的维度,“特斯拉则又展现了另一个维度,那就是汽车的「拟人化处理」”,具体而言,即旁观者越来越难区分汽车是无人驾驶还是有人驾驶,自动驾驶的车辆也有了自身的「独特性格」。“大家都在不同维度上各有侧重地突破,向前沿挺进,也许有一天几条线汇聚到一起就会突破L5级技术。”
L5级技术的实现虽尚遥远,但驭势科技已然在自己的赛道和维度上不断精益求精、稳步前行,“终有一天我们将会以信心满满的姿态加入自动驾驶行业的终极「拳击赛」。”吴甘沙坚信。
文章来源“复旦科创”,作者“潘振勤”
发评论,每天都得现金奖励!超多礼品等你来拿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现金奖励,奖励规则可见: 查看奖励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