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最新季度业绩,其中显示阿里云季度营收增长6%至265.49亿元,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公共云业务实现两位数增长

透视阿里云财报:增收又增利,AI带来了什么?

在掀起史上最大力度降价后,阿里云交上了一份增收又增利的最新季报。

昨天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最新季度业绩,其中显示阿里云季度营收增长6%至265.49亿元,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公共云业务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阿里云利润大涨,经调整EBITA利润同比增长155%,单季度EBITA利润达到23.37亿元。

今年3月以来,阿里云在国内、国际市场掀起了两轮降价。其中计算、存储、数据库等核心产品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最高超过50%。随即5月,阿里云宣布通义千问GPT-4级主力模型Qwen-Long,API输入价格从0.02元/千tokens降至0.0005元/千tokens,直降97%。

一反外界惯常对降价“烧钱换增长”的认知,在降价推行后一个季度后,阿里云反而迎来了这样一份“营收、利润”双增的财报,无疑是打了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01 AI拉动公共云收入增长加速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财报还披露了一个数字:阿里云的外部收入(不包含阿里巴巴关联公司用云收入)同比增长也达到6%。

这意味着阿里云的外部客户需求已在迅速拉升。财报中提到的增长原因是——“AI推动相关产品采用率增加,公共云业务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在上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之后,在该季度也持续保持三位数增长。”

大模型早已成为云下一个核心增长点。据OpenAI的研究报告,自2012年开始,AI训练需要的算力每隔 3-4 个月便会翻番,到 2018 年,训练所耗费的算力更是增长了大概 30 万倍,而相比之下,摩尔定律在同样的时间里只有 7 倍的增长。从发展趋势看,单个芯片摩尔定律正在失效,单个芯片性能提升远远跟不上算力需求增速。

云计算的算力集中、灵活部署、按需付费、成本较低等特点,尽管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几乎是算力短缺昂贵的背景下的唯一答案。无论是训练还是推理,大模型都离不开云。

基于这个前提,大模型是阿里云未来3年-5年的核心战场。阿里云也正在以激进形式“包揽”中国大模型。除了通义大模型,中国一半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月之暗面、百川智能、智谱AI、零一万物、昆仑万维、vivo、复旦大学等大批头部企业及机构均在阿里云上训练大模型。

阿里云的算力和大模型服务平台助力月之暗面提升模型推理效率,加速Kimi智能助手实现技术突破。此外,智联招聘集团的大模型应用也基于阿里云实现快速部署和上线支持。

透视阿里云财报:增收又增利,AI带来了什么?

降价同样激发了阿里云AI产品的使用量。财报披露,阿里云AI平台百炼的用户数,比上一个季度增长超过200%。百炼平台集成了上百款大模型API,支持企业上架通用或行业模型,给开发者提供足够多样化的模型选择。

据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2024年《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平台魔力象限》,阿里云跃升至挑战者象限,并成为报告中唯一入围的亚太厂商。

02 公共云战略持续改善运营效率

自去年11月宣布“AI驱动、公共云优先”战略以来,阿里云就在战略纠偏。如今改革成效已反映在财报中。

自阿里云2021财年第三季度首次实现盈利,这是阿里云连续第15个季度盈利,同时盈利规模进一步扩大,利润同比增速创下新高。该季度内,阿里云经调整后EBITA收入同比增长155%,达到人民币23.37亿元,比23财年整年加起来还要多。

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阿里云公共云收入增速上升,导致产品结构改善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所致,低利润的项目式合约类收入对业绩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

云计算之所以在全球具有宽幅的赛道估值,是因为一旦计算网络形成,规模就变成快到看不清的飞轮,甚至无惧周期波动。纵观全球,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都是公共云为核心,盈利能力也同样可观。

作为中国最大的云厂商,也是中国唯一盈利的云厂商,阿里云显然已走在正循环上。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以来国内、国际、通义API三次大降价,利润释放依旧惊艳的原因。

在昨天晚间召开的分析师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CEO吴泳铭表示,目前阿里云的服务器只要一上架就会被满负载地使用,投资回报率非常可观。“所以我们现在预期,我们外部客户的收入,在财年的下半年回到两位数增长,这个预测还是比较明确。”

文章来源“时氪分享”,作者“时氪分享”

发评论,每天都得现金奖励!超多礼品等你来拿

后,在评论区留言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现金奖励,奖励规则可见: 查看奖励规则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