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AI 创业公司需要的资金量不断增加,本季度市场的分歧更加明显。
围绕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未来的争论进一步白热化,模型层的竞争仍望不到终点。
AI 硬件能否在手机市场中突围,依然存在争议。
甚至在「GPU 是否短缺」的观点上,全球最知名的投资机构 a16z 与美国红杉资本,已经南辕北辙。
即使面对「AI 独角兽公司排队卖身」,乐观的基金依然持续加码。以美国为例,PitchBook 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的风险投资资金规模飙升至 556 亿美金,创下两年以来最高季度融资额,其中主要的资金流向了 AI 领域。根据 Crunchbase 最新统计,今年第二季度,AI 初创企业的融资规模飙升至 240 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加了一倍多。
Founder Park 梳理了 2024 年第二季度全球 AI 领域的投融资相关信息,希望能为 AI 创业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Founders Summary
基于本季度的分析,我们认为:整体来看,美国 AI 创业的趋势已经从「技术驱动」的阶段进入到「产品驱动」的阶段;受限于 C 端和 B 端付费能力不足,中国则仍停留在技术驱动的阶段。
对于国内的 AI 应用创业者而言,我们认为:
1. 大模型的基建相关问题都将会解决。
随着第二季度模型层头部公司持续融资成功,未来的 Token 成本很可能比现在预期的成本更低,随着互联网大厂加入价格战,未来的 Token 很可能是免费的;随着 infra 层头部公司兑现业绩,获得大额融资,未来算力、带宽、Token 的吞吐速度等制约因素很可能都会加速得到解决。用户需求的理解、早期用户社群的积累会成为企业这个阶段的壁垒之一。
2. 「找到 PMF 并形成稳定的现金流」,仍是这个阶段更为万全的策略。
高举高打的模式只适合明星创业者。随着第一批基于大语言模型的 C 端应用陷入到增长和融资的困境,PMF 对于资本的决策也更重要。虽然硬件公司理论上更容易「跑通 PMF」,但从投资事件来看,并没有想象中的热度高。技术上,只有领先 2 代以上,公司才有可能生存,并获得理想的融资额。
3. 投资机构大量投资 AI 应用的时间点或会发生在明年。
今年上半年美国及中国市场上知名应用创业公司开始陆续获得投资,市场上大量的早期 AI 应用仍未获得融资。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项目的功能点单薄,产品的商业化天花板较低;另一方面,这类项目需求的资金量相对较小,需求的是天使投资,但中国市场上天使投资人相对稀缺。从业内信息来看,这些机构都在寻求变革,以应对这样的市场错位。我们预期,今年底或者明年初,会有一批基金完成调整,为投资应用而做好准备。
01
单笔最高 60 亿美元,
马斯克搅局
Q2 全球共计有 16 笔超过 1.5 亿美元的 AI 相关投融资交易,较 Q1 翻了一倍。以下是本季度 AI 相关公司融资交易 TOP 10:
(1)模型公司的竞争看不到终点
TOP10 中获得融资金额最多的仍然是模型层公司。xAI、Mistral、智谱等均获得了大额融资。Q2 最大的单笔融资来自于马斯克创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xAI。5 月 26 日,xAI 宣布完成了 60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这是今年以来生成式 AI 领域最大的融资事件之一,xAI 投后估值高达 240 亿美元,正式跻身第一梯队。
OpenAI 在欧洲的潜在对手 Mistral AI 获得 6 亿欧元的 B 轮投资,由 4.68 亿欧元的股权和 1.32 亿欧元的债务组成,投后估值高达 60 亿欧元。Mistral 的开源模型下载量累计已超过 2700 万次。
加拿大的大模型公司 Cohere 于 6 月初完成了 4.5 亿美元的新融资,英伟达、Salesforce Ventures、Cisco 均参投了此轮融资。有消息称,此轮筹集的 4.5 亿美元只是投资的第一部分,Cohere 正寻求以 50 亿美元估值筹集更多资金。前不久,Cohere 刚开源了 Aya 23 大模型。
中国方面,智谱 AI 完成了 4 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沙特阿美旗下风险投资部门管理的基金 Prosperity7,这打破了国产大模型单笔投融资金额的纪录,投后估值约 30 亿美元。智谱 AI 开发的大模型产品 ChatGLM 目前迭代至 GLM-4。
相比于海外创业公司,国内模型公司面临的竞争似乎更加激烈。本季度,大模型降价成为热门话题。在未来,模型层创业公司与大厂的竞争还会进一步加剧。
几乎各家模型厂商都制定了至少每年 10 倍以上的降价目标。如果未来模型便宜到忽略不计,创业公司单靠模型本身是挣不到钱的,不得不加强自研应用,靠应用收回部分成本。比如,去年 6 月,MiniMax 在海外推出 AI 虚拟人物聊天软件 Talkie,目前累计下载近 1400 万次,总营收近 83 万美元;月之暗面今年在海外推出了角色扮演应用 Ohai 和 AI 生成视频工具 Noisee;零一万物已经发布了 PopAi、Shado、Monaland 和 Bingo.AI 四款 AI 应用,目前海外生产力应用总用户已接近千万,预计 2024 年营收将过亿人民币。
(2)缺少高质量数据是为数不多的行业共识
高质量的数据是模型训练的基础,数据标注是 AI 行业中最早的衍生产业之一,并且是一个有明确增量需求和成熟商业模式的行业。
数据标注独角兽 Scale AI 在 Q2 完成了一笔 10 亿美元的 F 轮融资,投后估值翻至 138 亿美元。本轮投资由 Accel 领投,几乎所有现有投资者如英伟达、Y Combinator、老虎环球基金等都参与了这轮投资,亚马逊、英特尔、Meta、AMD 等作为新投资者参与其中。这轮融资可能是 Scale AI 作为一家私营公司的最后一轮融资。
(3)英伟达和微软继续买买买
英伟达和微软在本季度多次出手,主要集中在模型层和 infra 层。
除了对 Scale AI、Mistral AI、Cohere 的投资之外,英伟达在 Q2 以 7 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以色列开发优化显卡集群性能软件的初创公司 Run:ai、深度学习服务商 Deci AI。英伟达收购这两家创业公司,主要是为了降低开发、运行生成式 AI 模型的成本,实现 AI 芯片的「降本增效」。
微软对阿布扎比的 AI 集团 G42 投资 15 亿美元,获得 G42 的少数股份并加入其董事会。据悉,G42 集团在去年开发了一个包含 130 亿参数的 Jais 阿拉伯语大语言模型。
微软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广撒网,投资有潜力的 AI 创企,还在全球各地投资建设了人工智能和云基础设施。继 OpenAI 之后,Mistral AI 把模型资源放在了微软云上,同时,本季度投资的 G42 将采用微软的 Azure 云平台,作为其 AI 服务的基础。
02
大厂高管纷纷离职,
转战 AIGC
投资人仍然保持着「投人」的投资逻辑,更倾向于投明星创业者、知名科学家或者是学界业界中的知名人士。
正是因为投资人更看重创业者的履历背景,激发了很多大厂高管们出来创业,赶上这波 AIGC 的热潮。
以下是 2023 年以来国内大厂高管们离职转 AIGC 领域创业统计表:
从上图可以发现,选择入局应用层的大厂高管最多,模型层次之,垂类大模型似乎比通用大模型更能吸引创业者。
部分明星创业者在短时间内完成已数轮融资,比如景鲲的 MainFunc,张月光的沐言智语等。再次验证了在扑朔迷离的AI领域中,人是较为确定的因素。
国外也呈现了类似的情况:由前谷歌 Deppmind 四位科学家联合创立的 Holistic AI,本季度获得 2.2 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前 Facebook AI 科学家创办的 EvolutionaryScale 完成 1.42 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03
AI 搜索、编程、制药融资频现,
AI 教育应用遍地开花
据 Founder Park 观察,AI 搜索、AI 编程、AI 制药是今年第二季度融资较多的热门赛道。此外,AI 教育行业的应用遍地开花,有业内人士调侃:「在大家都还在拿着 AI 找 PMF 的时候,已经有教育公司偷偷做到了千万美元年营收。」
(1)AI 搜索
随着技术的进步,AI 搜索引擎的分类越来越细致:
1、AI 加持的互联网搜索, 如 Perplexity、秘塔搜索、360 搜索;
2、针对企业内部业务、文档、对话等数据的搜索, 如 Hebbia;
3、与电商行业相结合的搜索+推荐引擎,如 Daydream;
4、作为平台内部的一个功能模块服务于主流业务,如字节的 AI 搜索。
AI 搜索逐渐成为 AI 应用局势中的新共识,并迎来了一波热潮,不少 AI 搜索引擎公司都得到了资本的青睐,AI 搜索产品不断涌现。比如,AlphaSense 获得了 6.5 亿美元的大额融资。Hebbia 完成了近 1 亿美元 B 轮融资,估值升至 7-8 亿美元。明星创企 Perplexity AI 在 Q2 完成了两轮融资,4 月先是拿了 Daniel Gross、英伟达等知名机构的 6300 万美元的 B+轮融资,6 月份又拿了软银的 1000-2000 万美元的融资,估值近 30 亿美元。
由前百度集团副总裁景鲲和前小度 CTO 朱凯华联合创立的 MainFunc 获得 6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目前公司估值近 2.6 亿美元。国内的秘塔 AI 搜索推出不到两个月时,已有数百万访问量。
以下为第二季度「AI 搜索」赛道的融资交易列表:
值得注意的是,AI与电商搜索的结合成为本季度的一个热门投资赛道。
传统的关键词搜索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精准的商品需求,搜索结果不够个性化,现在品牌和渠道越来越多,各种推荐算法和内容都是对齐的,消费者要找到一款自己想要的商品变得越来越难,而像 Daydream 这样的 AI 电商搜索可以帮助消费者摒弃搜索垃圾,直接触达心仪商品,交互更加个性化。
Daydream 于 6 月 20 日拿到了 5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Daydream 可以帮助消费者快速找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在搜索商品时候不必输入关键词,只需说明使用场景,它就可以帮你找到合适的商品。
另一家 TO B 方向的电商公司 Constructor 近期获得了 2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估值升至 5.5 亿美元。该公司旗下的 AI 购物助手 ASA 推出不到一年,搜索转化率就增加了 6%。数据显示,Constructor 过去三年平均客户保留率保持在 98.5%。
True Fit 和 Remark 也是从 AI 电商搜索方向切入的,Remark 在今年 5 月份拿到了 1030 万美金融资。
国内,淘天去年就布局了 AI 电商搜索业务,对内发布大模型产品「星辰」,这款产品主要用于两个业务,其中一个就是搜索、广告、推荐。
(2)AI 编程
在 Q2 的融资事件中,有不少 AI 编程领域的初创公司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估值已达到独角兽级别。
比如,成立仅 6 个月的 Cognition 在 4 月份完成了 1.75 亿美元的新融资,估值已提升至 20 亿美元,这笔融资是 AI 初创公司在几乎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以天价估值融资的最新案例。未发布产品的 Magic 被爆出正在洽谈一轮融资,融资额将超过 2 亿美元,估值将达到 15 亿美元。
此外,由 GitHub 前 CTO Jason Warner 创立的 Poolside,近期正在以 20 亿美元的估值做新一轮的融资,融资金额可能达到了 4.5 亿美金。Augment 完成了 2.52 亿美元的新融资,投后估值达 9.77 亿美元。
很明显,AI 编程领域几乎演变成了一场融资竞赛,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 Replit、Codium、Tabnine、Codegen、Refact、TabbyML、Sweep、Laredo 等。
当前,代码生成领域的产品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类是依托现有高级 AGI 的 Agent,另一类是专用模型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前者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形态是代码补全的插件产品,广泛见于主流的大语言模型提供商以及独立 Agent 产品中,如 GitHub Copilot、Cursor、August、Cognition 等。根据统计数据看,代码生成的准确率在 30%-40% 之间。
后者端到端生成的软件和应用被认为是代码生成更加终局的技术方向,代表性公司包括 Poolside、Magic、AIGCode,它们主要是在 transformer 架构的基础之上,自研更为先进的模型架构,让大模型的商业化场景走向低容错率的场景,但研发难度也更高。
创业公司确实是踩中了风口,但想要在这个行业中跻身前列并没有那么容易,毕竟科技巨头们也都推出了自己的 AI 编程助手。
亚马逊有 AWS 的 CodeWhisperer,谷歌有 Gemini Code Assist,Meta 有 Code Llama,GitHub、微软及 OpenAI 都推出了 AI 代码助手 Copilot,目前 GitHub Copilot 的付费用户已经突破 180 万了,ARR 接近 2 亿美金。
国内大厂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 AI 代码助手:百度有 Comate,阿里有通义灵码,商汤有代码小浣熊 Raccoon,华为有盘古 Coder,但相较于海外,国内的创业公司较少,比较典型的是智谱 AI 的 CodeGeeX、硅心科技的 aiXcoder。
(3)AI 教育
与前面的 AI 搜索、AI 编程、AI 制药等领域正好相反,Q2 的 AI 教育领域的融资不多,应用不少。
根据 data.ai 在 5 月 21 日的发布数据显示,在美国 App Store 排名前 20 位的教育应用程序中,有 5 款是帮助学生完成学校作业的 AI 产品。在这五款 AI 产品中,有三款是来自中国团队,分别是 Gauth、Question.AI 和 Answer.AI,这同时也是中国 AI 教育领域的「出海三杰」。
字节的 Gauth 官网显示其全球用户已经超过 2 亿,累计下载量接近 6000 万次,今年年初 Gauth 开始进入应用榜单前 100 名,在 3 月的最后一周,Gauth 周活用户有 454 万人。
作业帮开发的 Question.AI 自 2023 年 5 月推出以来,在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的下载量达到了 600 万。
Answer.AI 有 490 万的下载量,其中 6 成用户来自美国,目前月流水稳定在 25 万美元,保守推算 ARR 将超过 300 万美金。
今年 5 月份,AI+Avatar 语言学习应用 Praktika 成功完成了由 Blossom Capital 领投的 3550 万美元 A 轮融资。
国内方面,在双减政策落地后,AI 教育硬件的需求爆发。
就 AI 学习机这一品类而言,不少教育厂商和互联网大厂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包括科大讯飞、作业帮、猿辅导、学而思、步步高、网易有道、松鼠 AI、百度、阿里等公司。国内的「精准学」于近期完成了一轮 2 亿元的新融资,投资方为阿里巴巴。
AI 玩具也属于教育硬件的一类,这个品类近期开始崭露头角。对于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缺乏陪伴的儿童来说,AI 玩具似乎是大模型领域的一个蓝海市场。不过,AI 玩具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大模型,而在于差异化。
跃然创新不久前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 AIGC 技术的对话交互式毛绒玩具——BubblePal,支持多角色互动和多语言的自然交流;FoloToy 推出的儿童陪伴玩具 Fofo,内置 7 种角色,能适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支持企业定制,可以支持海内外主流的大模型云计算平台,定价为数千元;柯南 AI 近期完成了数百万的天使轮融资,推出了基于自研 AI 大模型+儿童教育产品「神笔马良魔画 AI 平板」。
(4)AI 制药
AI 制药是本季度融资事件较多的一个赛道。本季度 AI 制药赛道获得大额融资的公司包括:Xaira Therapeutics、Diagonal Therapeutics、Karius、剂泰制药等。
以下为第二季度「AI 制药」赛道融资交易列表:
04
为什么这一波 AI 还值得干
在这场 AI 融资竞赛中,有人光鲜亮丽,也有人在排队卖身,其中不乏一些独角兽。
下图为近半年被爆出寻求并购或者裁员的公司:
不论是被收购,还是裁员,都暴露出来一个残酷的AI行业现状:成本压力大、盈利困难、商业模式不确定、市场竞争激烈。
大多数最紧迫且直接的危机就是资金,比如 Stability AI 每月的支出达到 800 万美元,但收入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大模型领域很可能即将进入一轮洗牌期,整合趋势明显。
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认为这一波 LLM 驱动的商业机会仍然存在。
本季度,在 Founder Park 的 2024 AGI Playground 大会,我们发布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为什么这一波 AI 还值得干」。我们认为,今天很多快速达成的共识其实都是伪共识,模型能力正处于爬坡期,真正的杀手级应用仍需要时间。虽然很多 PMF 是在大厂内部跑通的,很多公司遇到了阶段性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公司并没有机会。
基于大模型的能力,「终极的创新是目标的创新」。未来很多中腰部的产品或许都可以加上大模型再重做一遍。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Founfer Park”,作者 “Founfer Park”
发评论,每天都得现金奖励!超多礼品等你来拿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现金奖励,奖励规则可见: 查看奖励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