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省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借助AI填报高考志愿,成为很多考生和家长的一个新选择。考生只要输入分数等信息,即刻就能生成一张详细的选校方案。那么,AI帮忙填报高考志愿,到底靠不靠谱?
输入考生信息 AI软件可即刻生成志愿“推荐列表”
来自湖南长沙的邹同学今年参加完高考,这两天,他正在尝试使用AI智能系统为填报志愿提供帮助。在一款产品的“智能填报”页面上,他只需要输入高考总分、位次、选科等基本信息,系统就会为他推荐出“冲、稳、保”三种不同风险类型的志愿和录取概率预测。同时,邹同学还可以进一步按照院校优先、专业优先、职业优先等筛选条件来缩小选择范围。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湘江校区)高三考生 邹松霖:可以筛选省份、专业类型和院校特色,比如选择985、211或者普通本科。可以看哪个专业比较适合,可以看专业简介,还有往年的分数线和位次的录取。
输入相同考生信息 不同AI软件推荐结果不同
记者在网页搜索栏中输入“AI志愿填报”后,可以看到好几款网页和App产品。以一名北京考生高考分数550分为例,在其中一款产品中,提交考生信息后,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志愿推荐列表,推荐志愿1167个,记者随后更换一款产品,输入同样的考生信息,但网页提供的推荐志愿却只有195个。
专家:AI软件基于历史数据进行预测 仅起到参考作用
据了解,目前提供AI填报志愿软件的公司,大都是根据过往几年公开的信息,来做数据的清洗和挖掘,然后根据大数据进行概率上的预测。
专家表示,目前的AI填报志愿产品,大部分还是基于历年高考数据提供智能化的预测,助力考生和家长解决海量信息查询难,职业方向不清晰等问题。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陈志文: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这类软件,只是AI的初级产品。只是根据历史的录取数据做了一个未来或者今年录取的预判,而且是概率预测,无法精准预测,仅供参考。
对于AI辅助填报志愿 考生和家长有好评也有隐忧
一直以来,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翻阅《专业目录》和《填报指南》等,查找院校和专业。但高考改革带来了考试、命题、招生等方面的变化,也增加了志愿填报难度。一些考生和家长就选择借助AI进行高考志愿的筛选和推荐,效果如何?
广东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高三考生 张宇豪:省去搜集这些资料的时间,用处挺大的。与翻阅报考书对比,AI会直接算出录取某所学校的概率,很直观。
但在实际使用中,不少学生和教师、家长也有一些担忧。
河南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文科班主任 陈学军:现在这个填报的数据依据的只是往年的情况,今年的情况可能AI上还显示不出来。可能大家都根据自己的成绩查询,给每个人提供的是一样的,可能会出现扎堆。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湘江校区)高三考生 梁乐为:很多弊端是隐藏的,有一些专业只推荐了哪些分数段可以上,但是并没有把专业对考生的限制条件写清楚,比如色弱、对身高有要求等,如果填写了可能很容易产生对于自身不利的现象和影响。
专家:AI辅助填报志愿 便捷性与局限性并存
专家告诉记者,在志愿填报时,这些AI填报志愿产品虽然可以省去考生和家长搜集信息的时间,减少重复性、数据性的劳动,提高志愿填报的便捷性和效率。但是,AI填报志愿的局限性也很明显。AI的决策有赖于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算法的科学性。另外,AI产品也无法针对每个考生的具体特点作出个性化评判,比如考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陈志文:毫无疑问,现在这些软件能省很多时间和精力,至少不用挨个学校查,挨个大本翻,但是没有对考生做足够的了解,考生个人到底适合什么是最重要的。我强烈建议大家再去学校网站上精准地核对一下。考生对自己人生方向的选择,只有个人能决定。
【新闻链接】“3小时进账上亿”,谁在买单?
“做好志愿填报,赢在就业起点”“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志愿填报机构的宣传语让不少考生、家长更加焦虑,在“决定命运”的选择面前,胆战心惊,乃至一掷千金。
日前,“网红名师”张雪峰凭借“直播间3小时进账上亿”等话题成为热议的焦点,这背后,是千万考生家长的一个“新考题”。
志愿填报服务催生近10亿市场
近些年来每逢高考季,张雪峰总能频繁成为热点话题人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到9.5亿元,是2016年的7.3倍。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已经从一线城市逐渐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
据了解,张雪峰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售价分别为11999元和17999元的梦想卡和圆梦卡,令人惊讶的是,3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价值2亿元的服务卡被家长、考生买空。“直播间3小时进账上亿”一度登上热搜。
“高考是件大事,自己随便报报总觉得不保险,不管结果如何,花钱买个安心吧。”一位高考生在网上的评论引起不少人共鸣。
面对高考志愿填报,考生们不想浪费自己的分数,却不清晰未来规划,也缺乏对职业的认知,家长们不懂填报规则,又担心影响孩子的未来。正是这些迷茫和焦虑,助推着高考志愿填报行业的火热。
与此同时,近年来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
天眼查数据显示,以“志愿填报”为关键词搜索,能找到2646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相关企业,其中过半企业成立于5年内。
“钱景”在前,就连腾讯、阿里、百度等大厂也纷纷开始“试水”AI志愿填报服务。AI智能估分、AI高考档案、AI志愿助手、AI对比分析……运用大数据进行专业和学校的匹配,俨然成了新卖点。
某AI志愿助手在回答考生的问题
财知道君发现,大多数AI志愿填报相关的App和小程序,都具备基础的高考数据库服务,但用户若要使用AI智能填报、导出志愿表等功能,需另付费或购买会员,收费从几元至近千元不等。不过,有用户反映,对于相同的考生信息,不同AI产品志愿结果差别较大。
“高报师”靠谱吗?
火热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下,催热了为考生“出谋划策”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高报师),而且收费并不低,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成为了许多人眼里的“香饽饽”行业。
一位考生家长(右一)在福建省高招填报志愿咨询会上咨询。 图源:新华社
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表示,高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工程。高报师在前期沟通时,会了解考生的兴趣是什么,还会让考生做性格测试,了解其性格特点,看看大概能够匹配哪些职业,比如有孩子很外向,属于社交型的,就比较适合教育类等一些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测出来性格比较严谨,就会推荐会计、金融这一类。
但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咬咬牙花大几千乃至上万元购买咨询服务,怕也不能万事大吉。
现场参与者正交流高考志愿填报 图源:新华社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有不少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打着“一对一”的旗号收费不菲,但其培训师的质量参差不齐,不少培训机构打出“0基础、0门槛,从0起步学习掌握高考报考”“21天成为高考规划师”的招聘广告,所谓的“资深”老师、“高考志愿规划师”其实很多都是速成的。
▲某培训机构提供的证书照片。图/红星新闻
要知道,在人社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中,“高报师”“高考志愿规划师”不在其中。人社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曾就公布《目录》答记者问时称,严格落实《目录》,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
这也就意味着,高报师这一职业及其认证证书,并未获得国家认可,所谓的高报师证书,不过是教培机构自行组织发放的,很容易掺水。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近日发布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需谨慎对待市面上的各类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切勿轻信“高价”指导咨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摄
财知道君留意到,前不久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中提到,今年首次在“阳光高考平台”推出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免费向千万考生开放使用。这个系统里不仅有专业倾向测评,还有一个心理测评模块,邀请了国内权威心理专家来进行研发,让考生对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学科倾向等进行评估。
找对方法,做自己的“高报师”
由此可见,类似的志愿填报服务未必靠谱,广大考生和家长应谨慎对待,切勿轻信所谓“高价”指导咨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其实,只要找对信息渠道,大部分的高考志愿填报,考生自己也可以解决。
01
在志愿填报时,可把感兴趣的专业组按照“冲-稳-保”策略放在不同的梯队,提高录取机会。
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求,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了解学校的优势、强势学科,理性选择志愿。
02
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比如阳光高考网站,高校官网等官方渠道充分了解信息,为志愿填报提供参考。
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每年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各高校也会官网等平台公开往年录取的分数和排位情况。此外,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可以了解高校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日常活动等。
03
在专业选择上,不必被网络上相关舆论带偏,应对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特长、未来志向等因素,理性考虑并进行选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04
当然,如果身边有认识的长辈或者目标高校的师兄师姐,礼貌向他们咨询学校和专业志愿填报,也不失为一种获得间接经验的方式。
最后,尽管高考很重要,志愿很重要,但没有重要到限定你一生的可能性。
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祝福所有学子都能收获一段充实、快乐、有所收获的大学时光。
文章来自于“上观”,作者 “央视财经”
发评论,每天都得现金奖励!超多礼品等你来拿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现金奖励,奖励规则可见: 查看奖励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