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 ART技术变革带来的思考
在2022年下半年,Stable-Diffusion与Midjourney等AI Art工具的出现标志着图像生成技术的效率和精度的显著提升,这些工具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视觉艺术的创作路径。紧随其后,ChatGPT的问世让公众深刻体验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潜能,由此Science杂志将其评选为2022年度科学十大突破之一,显示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和实践领域的重要地位。
技术不仅将成为艺术创作的辅助工具,更可能成为艺术家们表达创意的新媒介,通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艺术家们可以拓展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不仅促进现有艺术形式的演变,还可能孕育全新的艺术种类,实现更多前所未有的创意和作品。
技术变革对艺术的影响与冲击
技术变革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人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影响或会比现在更加颠覆,甚至完全可以取代现存所有艺术创作形式。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和冲击主要体现在创作方式、与工具的关系、挑战传统审美标准、艺术品的普及与个性化、对创意本质的思考等方面。
创作方式的更迭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式,如生成艺术和算法艺术。这些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手工创作,它们是通过利用计算机的算法和数据来生成或辅助生成艺术作品。这些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创作过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地生成大量的艺术作品,无需人工干预和监督。这使得艺术创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也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的成本;②创作结果的多样化和创新性。人工智能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和参数,生成不同风格和形式的艺术作品。这使得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和选择性增加,也促进了艺术创作的创新和探索;③创作主体的多元化和协作性。人工智能的创作方式,不仅包括了人工智能本身,也包括了与人工智能合作的人类艺术家。这使得艺术创作的主体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也增加了人机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与创作工具的关系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工具,改变了艺术家与传统工具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工具的智能化和主动性。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被动的工具,也是一种具有智能和主动性的工具。它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和优化,生成或提供更适合的艺术作品或建议。这使得艺术家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互动和共生;②工具的复杂化和技术化。人工智能是一种基于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的工具,它需要艺术家具备一定的编程和数据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地使用和控制。这使得艺术创作的过程变得更加技术化和专业化;③工具的虚拟化和数字化:人工智能是一种基于虚拟和数字的工具,它可以在网络和云端进行创作和传播,无需实体的材料和空间。这使得艺术创作的形式和媒介变得更加虚拟和数字化。
挑战传统审美标准
人工智能的创作方式和结果,挑战了传统的审美标准和观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复杂性和抽象性。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可能涉及更复杂的图案和抽象的形式,这超出了传统的审美范畴和习惯,使人们重新思考美的定义和理解;②人工智能的审美选择。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是基于算法和数据驱动的审美选择,这可能与人类的审美选择有所不同或冲突。这引发了关于艺术创作中人类主观性与机器客观性之间关系的讨论和反思;③艺术品的真实性和原创性。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可能存在着真实性和原创性的问题。一方面,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可能缺乏真实的情感和灵感,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感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可能存在着抄袭和侵权的风险,难以保证其原创性和版权。
艺术品的普及与个性化
人工智能的创作方式和结果,促进了艺术品的普及与个性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数字化媒体和互联网: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品,可以轻松地通过数字媒体和互联网传播,这促使了艺术品的更广泛的传播和接受,但也带来了数字时代新的挑战和问题,如信息安全、审查制度等。② 个性化创作: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生成艺术品,为个体提供定制化的艺术体验。这打破了传统艺术品的固定性和标准性,也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和追求。
思考创意的本质
人工智能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创意本质的深刻思考。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① 算法与创造力: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创造力,或者能否模拟人类的创造力,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人认为创意可以被算法模拟,而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独有的心灵过程,难以被机器完全模拟,这涉及对创造力的定义和评价。② 合作与交互:人工智能与人类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与交互,是一种新的创作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创意来源。这种合作与交互,不仅包括了人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这可能激发出新的创意和灵感,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和冲突。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对传统视觉艺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推动了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科技化,也引发了人们对艺术、创造力和审美的重新思考。这种变革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一些深刻的问题和挑战。作为艺术家和观众,我们需要积极地面对和适应这种变革,探索和创造出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艺术作品。
AI ART技术对艺术本质的探索与拓展
艺术的本质源于人类的需要,是一种表达情感、沟通思想、探索创新的方式。自AI ART产生以来,它不仅拓展了艺术的边界,提高了创作效率,还激发了社会创造力。与此同时,AI ART也对艺术的概念、艺术的创作、艺术的批评等产生了重大拓展作用。
基于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拓宽了艺术的概念
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融合产生了一批新概念与科技艺术词汇。这些词汇代表的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艺术概念边界的拓展和深化。
(1)人工智能基础关键词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一种机器学习方法,通过使用深层神经网络来模拟人类的学习过程,实现对复杂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一种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可以用于分类、识别等任务;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让计算机理解和处理人类自然语言的技术,可以用于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文本分类等应用;
数据挖掘(Data Mining),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包括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异常检测等;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将输入计算机的语音信号识别转换成书面语表示;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一种以图结构表示知识的模型,可以用于知识库建设、智能问答等应用;
图像识别(Image Recognition),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理解,可以用于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任务;
图像处理(Image Processing),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和变换,以改善图像的质量或提取图像中的有用信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计算机技术,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三维环境,使用户可以沉浸其中并与之进行互动,应用范围包括游戏、教育、医疗和工业设计等领域。
2)人工智能艺术关键词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通过将虚拟元素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增强用户的视觉体验,应用范围包括教育、培训、娱乐和营销等领域;
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对人的面部特征进行识别;
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是一种计算模式,专注于处理和解释与空间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应用范围包括增强现实、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涵盖了各种交互方式,包括键盘输入、鼠标操作、触摸屏、语音识别等,目标是使人与计算机的交互变得更加自然、高效和愉快;
体验设计(Experience Design),是一种设计方法,强调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来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3)人工智能艺术应用场景关键词
虚拟数字人(Virtual Digital Human),虚拟数字人是一种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中呈现的逼真人类形象,用于各种应用,如游戏、电影制作、虚拟现实和教育;
虚拟场景(Virtual Environment),虚拟场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生成的逼真的三维环境,用户可以在其中进行交互,类似于真实世界中的体验;
数字藏品(Digital Collectible),数字藏品是一种数字化资产,可以是数字艺术品、限量版商品或游戏内的虚拟物品等。它们通常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类似于传统收藏品;
互动游戏(Interactive Game),互动游戏是一种允许玩家进行选择和互动的游戏形式,通常包括故事情节、任务和角色扮演;
AI语言模型训练师(AI Language Model Trainer),AI语言模型训练师是负责训练AI语言模型的专业人员,工作涉及对大量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标注,以便训练出能够满足特定领域需求的AI语言模型;
AI文案策划师(AI Copywriter),AI文案策划师是负责撰写和策划AI生成文本的专业人员,AI文案策划师在广告、营销、内容创作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品牌形象、推广产品或服务;
AI教育顾问(AI Education Advisor),AI教育顾问是负责研究和提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专业人员,工作涉及与教育机构、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各方进行合作,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基于技术对艺术的革新,拓展了艺术的创作方式
艺术是人类一种最原始的、渴望改变的能力,是人类存在的本性与证明,是人类历史性此在的本源。传统的艺术创作依赖于艺术家的天赋和技巧,而AI Art技术则使得艺术创作可以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分析、合成和生成艺术作品,从而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创作选择和灵感。同时,艺术家通过计算机和智能设备等工具进行创作和表现,同时也需要掌握相应的科技知识和技能。这种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使得艺术的表达更加多样化和新颖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能促进不同领域之间合作和交流,使得艺术创作更加丰富和多元。
基于艺术对技术的思考,影响了艺术的价值观念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艺术价值观念带来了挑战。一些观众可能会对机器创作的艺术作品产生怀疑,认为它们缺乏人类的情感和思想。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人们将会开始接受并欣赏这些作品,重新定义艺术的价值和边界。人工智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复刻画作,其作品完成度甚至超越专业人员。
然而,创作核心乃是源于艺术家的思想。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技能上可能超越人类,但其在哲学体悟、创造和对意义的理解上仍与人类存在差距。人工智能所理解的意义是功能性和工程性的,是数据的关联、组合和相互作用。人类能够以深刻且本质的方式理解所面对的情境,而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尚未具备这种理解力,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对人类存在和意义的关注。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自我意识和审美判断能力的问题。当前大多数AI艺术家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将能够自我改进和提升算力来评价作品的质量。然而,其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是否能与人类的审美相契合,以及人类是否能够理解人工智能的审美逻辑?科学家们正在探索人脑与机器的直接联结界面或机制,从而为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和公众接受度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总的来说,AI ART在艺术的概念、艺术的创作、艺术的批评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活跃在AI Art创作一线的艺术家对未来充满信心。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突破性进展,AI Art艺术家将能创作出更有趣的作品。
Al Art如何重塑艺术教育
AI Art对艺术教育的重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解决低效学习问题
通过引入AI Art,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减少重复性、无效的学习投入。提供个性化的艺术学习方案和推荐,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艺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创作风格,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反馈,实现个性化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和改进方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艺术技能和提高创作水平。
增强系统思维与创新精神
AI Art可以辅助推进系统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的历史、理论和技术。只有这样系统了解艺术的基础,学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艺术作品的内涵和生成过程。同时AI Art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AI Art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与领域间的合作,例如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文学、医学等。这种跨界融合让学生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系统思维与创新精神。强化目的性与增强艺术鉴赏能力。
AI Art帮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更清晰地理解艺术作品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社会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等信息,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艺术创作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图像识别和分析技术,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和风格等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系统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素养。
提供更多创新实践机会
AI Art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空间,帮助学生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提高他们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工具和平台,例如数字绘画、3D打印、虚拟现实等,这些技术为学生探索新的艺术领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创新实践提供了更多可发挥空间。
跨学科与打造“通才”
AI Art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还可以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培养“通才”。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还涉及文化、历史、科技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多语言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综合的学习体验,这种综合性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和职业挑战。
总结
麦克卢汉所强调的思考速度超越电子媒介,以及提前思考以控制变化的观点,为我们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中提供了宝贵的洞见。他提醒我们,在变化的浪潮中,不是简单地与时俱进,而是要有预见性地引导变化。这样的前瞻性思维是保护我们人性的关键,也是教育应对技术挑战的重要策略。在人工智能日益进入教育领域的当下,确实存在着一种担忧:学生可能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广泛知识和快速思考而感到自卑和迷茫。这种担忧基于一种误解,即人工智能的能力可以完全替代人类的学习和思考。然而,应该认识到,人工智能的知识和速度,无论多么先进,都不能取代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考和道德判断。
因此,艺术教育的双重任务在于,一方面,拥抱技术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工具和方法,积极探索AI Art以及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另一方面,坚守中华美育精神,传承民族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传统,培育完整的人格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艺术教育不应仅仅是技术技能的训练,而是应该是一种全人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情感的丰富和价值的判断。这种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人工智能是工具而非终点,人的价值远超于机器的能力。
免费获取完整白皮书,请添加客服微信 openai178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 ArtIgroup “,作者 ArtIgroup
发评论,每天都得现金奖励!超多礼品等你来拿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现金奖励,奖励规则可见: 查看奖励规则